现代信息适用技术系
http://bbs.chaichunze.com/forum.php?mod=forumdisplay&fid=184
http://bbs.chaichunze.com/forumdisplay.php?fid=184
《现代信息技术》教学大纲
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
一、课程的性质、目的和任务
现代信息技术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泛,这里我们结合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知识背景,主要
介绍的是现代通信 技术。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中的一个主要门类。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,通信技术是主要的研究热点和难点。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,能够对现代通信的基本概念、基本原理和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, 对通信系统有较为深入的认识。
二、与其他课程的关系
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:信号与系统、数字电子电路、模拟电子电路、概率论等。
三、教学总体要求
对于本课程的教学分识记、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。
识记——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,应能够对通信中常见的概念、系统模型、性能指标等进行表述和判断;
领会——同时,在识记的基础上,学生应能较全面地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、原理和技术;
应用——在领会的基础上,学生应能运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、原理和技术,阐释常见的通信方式及信息发送和接收的理论,分析有关的技术过程和方法,分析相关的模型。
四、课程内容要求的层次
课程内容的要求分识记、领会、应用三个层次。
第二部分 教学总体设计初步方案
一、课内教学总学时数、总学分数
本课程 72个学时,4个学分。
二、课程教材
课程教材采用机械工业出版社谭中华等编著的《现代通信技术》。
三、 考核
考试采用笔试,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笔试和程序设计。平时成绩占考试成绩的 20%。
四、学时分配
序号 理论教学内容 学时
第一章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 8
第二章 模拟通信 14
第三章 数字通信 14
第四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14
第五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 14
第六章 同步与数字复接 8
合计 72
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
第一章 现代通信技术概述
一、教学内容
• 绪论
• 信号
• 信道及其容量
• 通信系统
• 数字通信的发展与现状
•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
二、教学要求
• 识记: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特点。
• 识记: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的构成和传输方式。
• 领会、应用: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。
• 领会: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概况。
第二章 模拟通信
一、教学内容
• 模拟信号的传输方式
• 幅度调制
• 角度调制
• 无线电发射机
• 无线电接收机
• 频分多路复用( FDM)
二、教学要求
• 识记、领会:模拟信号的传输方式。
• 领会、应用:无线电发射机的原理、分类、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。
• 领会、应用:无线电接收机的原理、分类、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。
• 识记、领会:频分多路复用的基本原理。
第三章 数字通信
一、教学内容
• 绪论
• 信源编码
• 时分多路复用
• 数据压缩技术简介( TDM)
二、教学要求
• 识记、领会:数字通信的基础知识。
• 领会、应用:数字通信的性能指标。
• 识记、领会: PCM脉冲编码调制。
第四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
一、 教学内容
•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
• 数字基带信号的再生中继传输
• 中继传输性能分析
•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
• 扰码与解扰
• PCM中继传输系统的测量
• 差错控制编码
二、教学要求
• 识记: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基础知识。
• 识记、领会:中继器及再生中继传输。
• 识记: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。
• 识记、领会:扰码与解扰的原理及作用。
• 领会、应用:差错控制原理及常用差错控制方式。
第五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
一、教学内容
• 二进制数字振幅调制
• 二进制数字频率调制
• 二进制数字相位调制
•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
•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
二、教学要求
• 领会、应用:二进制数字振幅键控 (2ASK)调制、解调的方式及特点。
• 领会、应用:二进制数字频移键控 (2FSK)调制、解调的方式及特点。
• 领会、应用:二进制数字相移键控 (2PSK)调制、解调的方式及特点。
• 领会、应用:各种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。
• 领会、应用: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调制、解调的方式及特点。
第六章 同步与数字复接
一、教学内容
• 同步原理
• 数字复接原理
二、教学要求
• 识记、领会:同步的概念和几种常用的同步方式。
• 领会、应用:同步复接、异步复接的方法及工作原理。
• 领会 DH及SDH系统的概念和体系。 |
《现代信息技术》教学大纲
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
一、课程的性质、目的和任务
现代信息技术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泛,这里我们结合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知识背景,主要
介绍的是现代通信 技术。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中的一个主要门类。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,通信技术是主要的研究热点和难点。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,能够对现代通信的基本概念、基本原理和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, 对通信系统有较为深入的认识。
二、与其他课程的关系
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:信号与系统、数字电子电路、模拟电子电路、概率论等。
三、教学总体要求
对于本课程的教学分识记、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。
识记——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,应能够对通信中常见的概念、系统模型、性能指标等进行表述和判断;
领会——同时,在识记的基础上,学生应能较全面地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、原理和技术;
应用——在领会的基础上,学生应能运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、原理和技术,阐释常见的通信方式及信息发送和接收的理论,分析有关的技术过程和方法,分析相关的模型。
四、课程内容要求的层次
课程内容的要求分识记、领会、应用三个层次。
第二部分 教学总体设计初步方案
一、课内教学总学时数、总学分数
本课程 72个学时,4个学分。
二、课程教材
课程教材采用机械工业出版社谭中华等编著的《现代通信技术》。
三、 考核
考试采用笔试,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笔试和程序设计。平时成绩占考试成绩的 20%。
四、学时分配
序号 理论教学内容 学时
第一章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 8
第二章 模拟通信 14
第三章 数字通信 14
第四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14
第五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 14
第六章 同步与数字复接 8
合计 72
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
第一章 现代通信技术概述
一、教学内容
• 绪论
• 信号
• 信道及其容量
• 通信系统
• 数字通信的发展与现状
•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
二、教学要求
• 识记: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特点。
• 识记: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的构成和传输方式。
• 领会、应用: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。
• 领会: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概况。
第二章 模拟通信
一、教学内容
• 模拟信号的传输方式
• 幅度调制
• 角度调制
• 无线电发射机
• 无线电接收机
• 频分多路复用( FDM)
二、教学要求
• 识记、领会:模拟信号的传输方式。
• 领会、应用:无线电发射机的原理、分类、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。
• 领会、应用:无线电接收机的原理、分类、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。
• 识记、领会:频分多路复用的基本原理。
第三章 数字通信
一、教学内容
• 绪论
• 信源编码
• 时分多路复用
• 数据压缩技术简介( TDM)
二、教学要求
• 识记、领会:数字通信的基础知识。
• 领会、应用:数字通信的性能指标。
• 识记、领会: PCM脉冲编码调制。
第四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
一、 教学内容
•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
• 数字基带信号的再生中继传输
• 中继传输性能分析
•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
• 扰码与解扰
• PCM中继传输系统的测量
• 差错控制编码
二、教学要求
• 识记: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基础知识。
• 识记、领会:中继器及再生中继传输。
• 识记: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。
• 识记、领会:扰码与解扰的原理及作用。
• 领会、应用:差错控制原理及常用差错控制方式。
第五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
一、教学内容
• 二进制数字振幅调制
• 二进制数字频率调制
• 二进制数字相位调制
•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
•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
二、教学要求
• 领会、应用:二进制数字振幅键控 (2ASK)调制、解调的方式及特点。
• 领会、应用:二进制数字频移键控 (2FSK)调制、解调的方式及特点。
• 领会、应用:二进制数字相移键控 (2PSK)调制、解调的方式及特点。
• 领会、应用:各种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。
• 领会、应用: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调制、解调的方式及特点。
第六章 同步与数字复接
一、教学内容
• 同步原理
• 数字复接原理
二、教学要求
• 识记、领会:同步的概念和几种常用的同步方式。
• 领会、应用:同步复接、异步复接的方法及工作原理。
• 领会 DH及SDH系统的概念和体系。 |
《现代信息技术》教学大纲
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
一、课程的性质、目的和任务
现代信息技术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泛,这里我们结合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知识背景,主要
介绍的是现代通信 技术。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中的一个主要门类。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,通信技术是主要的研究热点和难点。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,能够对现代通信的基本概念、基本原理和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, 对通信系统有较为深入的认识。
二、与其他课程的关系
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:信号与系统、数字电子电路、模拟电子电路、概率论等。
三、教学总体要求
对于本课程的教学分识记、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。
识记——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,应能够对通信中常见的概念、系统模型、性能指标等进行表述和判断;
领会——同时,在识记的基础上,学生应能较全面地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、原理和技术;
应用——在领会的基础上,学生应能运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、原理和技术,阐释常见的通信方式及信息发送和接收的理论,分析有关的技术过程和方法,分析相关的模型。
四、课程内容要求的层次
课程内容的要求分识记、领会、应用三个层次。
第二部分 教学总体设计初步方案
一、课内教学总学时数、总学分数
本课程 72个学时,4个学分。
二、课程教材
课程教材采用机械工业出版社谭中华等编著的《现代通信技术》。
三、 考核
考试采用笔试,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笔试和程序设计。平时成绩占考试成绩的 20%。
四、学时分配
序号 理论教学内容 学时
第一章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 8
第二章 模拟通信 14
第三章 数字通信 14
第四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14
第五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 14
第六章 同步与数字复接 8
合计 72
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
第一章 现代通信技术概述
一、教学内容
• 绪论
• 信号
• 信道及其容量
• 通信系统
• 数字通信的发展与现状
•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
二、教学要求
• 识记: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特点。
• 识记: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的构成和传输方式。
• 领会、应用: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。
• 领会: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概况。
第二章 模拟通信
一、教学内容
• 模拟信号的传输方式
• 幅度调制
• 角度调制
• 无线电发射机
• 无线电接收机
• 频分多路复用( FDM)
二、教学要求
• 识记、领会:模拟信号的传输方式。
• 领会、应用:无线电发射机的原理、分类、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。
• 领会、应用:无线电接收机的原理、分类、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。
• 识记、领会:频分多路复用的基本原理。
第三章 数字通信
一、教学内容
• 绪论
• 信源编码
• 时分多路复用
• 数据压缩技术简介( TDM)
二、教学要求
• 识记、领会:数字通信的基础知识。
• 领会、应用:数字通信的性能指标。
• 识记、领会: PCM脉冲编码调制。
第四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
一、 教学内容
•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
• 数字基带信号的再生中继传输
• 中继传输性能分析
•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
• 扰码与解扰
• PCM中继传输系统的测量
• 差错控制编码
二、教学要求
• 识记: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基础知识。
• 识记、领会:中继器及再生中继传输。
• 识记: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。
• 识记、领会:扰码与解扰的原理及作用。
• 领会、应用:差错控制原理及常用差错控制方式。
第五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
一、教学内容
• 二进制数字振幅调制
• 二进制数字频率调制
• 二进制数字相位调制
•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
•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
二、教学要求
• 领会、应用:二进制数字振幅键控 (2ASK)调制、解调的方式及特点。
• 领会、应用:二进制数字频移键控 (2FSK)调制、解调的方式及特点。
• 领会、应用:二进制数字相移键控 (2PSK)调制、解调的方式及特点。
• 领会、应用:各种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。
• 领会、应用: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调制、解调的方式及特点。
第六章 同步与数字复接
一、教学内容
• 同步原理
• 数字复接原理
二、教学要求
• 识记、领会:同步的概念和几种常用的同步方式。
• 领会、应用:同步复接、异步复接的方法及工作原理。
• 领会 DH及SDH系统的概念和体系。 |
《现代信息技术》教学大纲
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
一、课程的性质、目的和任务
现代信息技术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泛,这里我们结合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知识背景,主要
介绍的是现代通信 技术。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中的一个主要门类。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,通信技术是主要的研究热点和难点。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,能够对现代通信的基本概念、基本原理和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, 对通信系统有较为深入的认识。
二、与其他课程的关系
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:信号与系统、数字电子电路、模拟电子电路、概率论等。
三、教学总体要求
对于本课程的教学分识记、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。
识记——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,应能够对通信中常见的概念、系统模型、性能指标等进行表述和判断;
领会——同时,在识记的基础上,学生应能较全面地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、原理和技术;
应用——在领会的基础上,学生应能运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、原理和技术,阐释常见的通信方式及信息发送和接收的理论,分析有关的技术过程和方法,分析相关的模型。
四、课程内容要求的层次
课程内容的要求分识记、领会、应用三个层次。
第二部分 教学总体设计初步方案
一、课内教学总学时数、总学分数
本课程 72个学时,4个学分。
二、课程教材
课程教材采用机械工业出版社谭中华等编著的《现代通信技术》。
三、 考核
考试采用笔试,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笔试和程序设计。平时成绩占考试成绩的 20%。
四、学时分配
序号 理论教学内容 学时
第一章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 8
第二章 模拟通信 14
第三章 数字通信 14
第四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14
第五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 14
第六章 同步与数字复接 8
合计 72
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
第一章 现代通信技术概述
一、教学内容
• 绪论
• 信号
• 信道及其容量
• 通信系统
• 数字通信的发展与现状
•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
二、教学要求
• 识记: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特点。
• 识记: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的构成和传输方式。
• 领会、应用: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。
• 领会: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概况。
第二章 模拟通信
一、教学内容
• 模拟信号的传输方式
• 幅度调制
• 角度调制
• 无线电发射机
• 无线电接收机
• 频分多路复用( FDM)
二、教学要求
• 识记、领会:模拟信号的传输方式。
• 领会、应用:无线电发射机的原理、分类、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。
• 领会、应用:无线电接收机的原理、分类、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。
• 识记、领会:频分多路复用的基本原理。
第三章 数字通信
一、教学内容
• 绪论
• 信源编码
• 时分多路复用
• 数据压缩技术简介( TDM)
二、教学要求
• 识记、领会:数字通信的基础知识。
• 领会、应用:数字通信的性能指标。
• 识记、领会: PCM脉冲编码调制。
第四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
一、 教学内容
•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
• 数字基带信号的再生中继传输
• 中继传输性能分析
•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
• 扰码与解扰
• PCM中继传输系统的测量
• 差错控制编码
二、教学要求
• 识记: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基础知识。
• 识记、领会:中继器及再生中继传输。
• 识记: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。
• 识记、领会:扰码与解扰的原理及作用。
• 领会、应用:差错控制原理及常用差错控制方式。
第五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
一、教学内容
• 二进制数字振幅调制
• 二进制数字频率调制
• 二进制数字相位调制
•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
•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
二、教学要求
• 领会、应用:二进制数字振幅键控 (2ASK)调制、解调的方式及特点。
• 领会、应用:二进制数字频移键控 (2FSK)调制、解调的方式及特点。
• 领会、应用:二进制数字相移键控 (2PSK)调制、解调的方式及特点。
• 领会、应用:各种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。
• 领会、应用: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调制、解调的方式及特点。
第六章 同步与数字复接
一、教学内容
• 同步原理
• 数字复接原理
二、教学要求
• 识记、领会:同步的概念和几种常用的同步方式。
• 领会、应用:同步复接、异步复接的方法及工作原理。
• 领会 DH及SDH系统的概念和体系。 |
|